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472章 学校 (第2/6页)
认了个错:“先生教训的是。只此一回,下不为例。” 他接着轻咳一声。说起了今天召唤两人前来的正事,好转移计侨的注意力。 “今日请二子前来,却是想问问蒙学教学的近况……” 只一句话,居然将刚刚说了一大通,口舌颇为干燥的计侨再度点燃了。 他颇有些气呼呼地说道:“司寇,蒙学开办月余来诸事顺利,但子华等人认为数科为末,礼乐为本。孰是孰非,还请司寇决之!” 公西赤也恭敬地行礼道:“数科占用时间太多,下臣觉得应当削减几分,增加礼科时间,还望司寇决之……” 坐在案几之后,赵无恤直想翻白眼,文科狗和理科狗的撕逼大战,这么早就开始了么?他不由想起了创办学校这两个月来的种种事情…… …… 公元前五世纪什么最重要?人才! 春秋季世,随着官学衰落,私学兴盛。公族落,士人起,招徕人才的模式已经从陈旧的家臣制度渐渐向养士转变。 从孟献子。魏献子,吴王阖闾等人开始,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一种时髦风气。只要是有实力有抱负的国君、权臣,无不开始收养门客为荣,但其规模和程度,比起后世的孟尝君、信陵君、平原君、春申君等差远了。 而在这个历史线上,第一个成规模成体系招揽门客,大兴养士之风的,却是被赵无恤建言启发的赵鞅。 但在西鲁。赵无恤却不打算这么做,外人不明原因。只有张孟谈知晓一二。 “养士有其优点,可以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