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308章 格物致知 (第3/6页)
,多谢赵大夫教诲,让丘又明白了一件事情,大夫对天文颇有心得矣!”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起源很早。早在唐尧之时,就“乃命羲和,钦若昊天,历象日月星辰,敬授民时”,“火正”这一职务也是为了观察大火星以确定四季和节气而设立的。到了商周时,天文渐渐和巫祝分离,成为天子和诸侯正式的官职。 观日之法自然也在其中,孔子下意识地觉得赵无恤应该是对这方面有所研究的。 听了孔子的话后,赵无恤心中不免一动,脱口而出道: “也是一时侥幸罢了,无恤也就这么一点长处,见到什么不懂的事情喜欢往深处想。赵氏先祖崇尚太阳,家主也多次被人比作太阳,所以我幼时观察后就有了一些思索和领悟。”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,嬴姓一族从少昊开始,本来就喜欢仰望追逐太阳,赵氏还把她绣到了旗帜上,出一个观日悟道的子孙也实属寻常,大家都信了。 无恤话音一转道:“然而我方才所说的,也只是浅显的观点,对与错却无从证明,若是有人能测量出日与地的距离,那才能彻底解开这个谜团。” “日地距离!?” 不独孔子及颜回愕然,连坐于上首的柳下季也被惊到了。 太阳,那仿佛是天帝之眼,凌驾于万物的神物,如何能以人力测量之? 孔子道:“《易》云,法象莫大乎天地,变通莫大乎四时,悬相著名莫大乎日月。丘年少时跟随周室大夫苌弘学习天文、地理,也曾好奇过日有多远,天有多高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