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91章 焚劵市义 (第2/6页)
而一,或十一,或二十而三,或十二,或二十而五。前一年赔不清,利息便滚到了第二年。越积越多,苦不堪言。 于是坐于厅堂侧面的窦平带着准备好的债券另一半,让国人们出券合之,收集到一起的百余债券最后被装在竹篚里。摆到了无恤的面前。 无恤孰视之,债券都是由一块木板分成两半,债主和借贷人各留其一,一块块加起来分量也不轻,有的枯黄。那是将近十年的老劵,有的青翠,则是年初时才借贷的。窦平最后算得齐人们借了邑寺一共四千石粮食,每人的欠额从几石到数百石不等,若是加上利息,则接近六千石。 “六千石粮食,能养200兵卒一年,让五十户人家温饱,买十五匹良马。” 赵无恤在心里掐指一算,对于百废俱兴的廪丘来说。这数目不算少,但对于能从陶邑的侈靡之业和瓷器贸易里获益的赵无恤政权,也不算多。 反正是慷他人之慨,也没什么好可惜的。 望着廪丘众人畏惧和无奈的神情,他叹息了一声后起身,让穆夏等人提着装得满满的竹篚,带领众人出了邑寺。 “二三子随我来,今日余有话要对众国人说!” …… 在赵无恤政权的刻意召集和放任下,邑寺之外已经聚集了千余国人,细微的交头接耳声一直未停。多数是针对赵无恤的负面抨击,对于他未等秋收就“逼债”一事,齐人们是十分愤慨的。 而旁听的邾射姑对此次的使命却有了几分信心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