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我为王_第315章 秋以狝治兵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315章 秋以狝治兵 (第5/6页)

既为大夫,便有保护一方的职责。如今九月,正是缮五兵,习射术,以备冬寇之时。”

    因为有纵横雷泽、大野泽的盗跖存在,周边各邑都如临深渊,秋收过后,也是盗寇开始为了越冬而四处劫掠最猖狂的季节。所以赵无恤只是一鼓动,两邑的族长。还有各里里正就纷纷响应,帮助他征召兵员了。

    地方兵里,赵无恤又将其分为邑兵和亭卒,邑兵征召邑内青壮。每两户出一人,甄邑征了500,廪丘征了600,由邑司马直辖。亭卒则多半是各里的庶民,每两户出一人,甄地各亭里有众600。廪丘各亭里有众700,约占了总人口的十五分之一。

    因为推广了什伍制度,所以这次征召的效率比往年高了不少,仅仅花了几天,甄、廪丘邑外的平地上就有数百人开始了武卒式的cao练,而各亭长也纷纷汇报说完成了征召任务。

    里正是土著势力的代表,被特别“优待”不用入伍,但亭长却多半是赵无恤直接指派的亲信,负责管理训练亭卒,如此一来便为他间接控制了地方武装。

    在“兵农合一”制度下,平时管理村社和国家事务的各级什伍长,战时就是军队中的基层军吏,赵无恤暂时还找不到比乡党邻居更能凝聚集体性的东西。

    这些征召兵平时散在村社为农,战时临时征集为兵。散在为民时,兵器收归国家统一保管,临事征兵时发授武库中的武器,不过训练时多半以竹矛木棍为主,会射箭的则自带弓矢。

    此外,从高鱼、郓城逃来的近千名鲁国人也受到了征召,出百名青壮为卒。本着“以鲁人治鲁卒”的思路,这一流民卒被赵无恤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