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我为王_第422章 两难抉择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22章 两难抉择 (第5/6页)

悠性格有点二傻的曹伯外,还真没别的人可以指望。

    无恤可以想象赵鞅在接到曹伯告急时的暴跳如雷。但这样一来,他就面临着两难的抉择。

    若按原计划全军渡过濮水北上,等齐人粮秣吃完,气力耗尽,组织开始崩溃时发起进攻。乐观的估计,在父子同心,步骑协同的情况下,加上无恤发动各邑亭卒来捡便宜,至少能将齐军四万人留下一大半,虽然赵氏也会付出两三千人的伤亡。

    但那样一来。赵无恤费尽心血攻略下的濮南地就可能被卫军一举收复,竹篮打水一场空了。

    若让赵无恤选择,他还是会选重创齐人。因为战争,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第一准则。而不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,后世的耳渲目染让他有了这种意识。至于得而复失的地盘,这个冬天不行,就明年再战,在齐人主力垮掉后,卫人自然无法再守多久。

    他不知道当时赵鞅是如何想的。依照这位强卿的性情,无恤以为他会选后者,孰料他却选了分兵去保濮南。

    那么,究竟是什么影响了赵鞅的判断?

    其一,或许是这时代战争攻城略地抢夺人口的目的。其二,无恤猜到了一个可能,那就是赵鞅对儿子护短——“吾子辛苦打下的地方,哪能轻易丢失?”大概是这种心态,这让无恤心里一暖之余,也有些无奈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他和赵鞅加起来也只有六七千人,想要一口吃下齐国主力困难倍增。

    “分出去的六千人都是什么成分,由谁为将?”

    赵鞅是将军队平分,但六千人对上随时可以从濮阳调兵的卫国,还有狡猾的王孙贾。若主将不得力,说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