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秋我为王_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461章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(第2/8页)

济水,直接运往郓城。或者到陶丘中转。因为多走水路,又是顺流直下,半月便可抵达,是最方便快捷的买盐方式。只是其中要经过郑国人的地域。不知郑人会不会横加阻拦,且盐池盐主要供新田国人、晋国六卿和周室,真不知道无利不起早的魏氏是否肯拿出够十万人使用的分量……”

    子贡道:“商业是郑国的命脉,公室、七穆对商贾管的比较宽松,哪怕是在作战时。也不会轻易扣留敌国的商队。何况下臣在陶丘时也和专门从事转运的郑商弦氏有交情,上次救邓析子的事情,他们也有参与,对赵氏收留邓子感激不尽。盐池盐过郑国的事情大可不必担心,只是能否说动魏氏大量运盐,这却是个难题。”

    见赵无恤在那凝神想法子,子贡又道:“司寇勿忧,且让下臣将其余两处的利弊说完不迟。”

    赵无恤称善,却听子贡继续说道:“其次是吴国,徐、钟吾有海盐之饶。每年产数千钟不在话下。吴国乃晋国盟友,司寇与屈氏有姻亲之故,又派了邢敖南行,所以这大概是最容易获取的一处,但盐的质与量却不容高估。”

    无恤松了口气:“有胜于无,我这便派传车去吴国。如今盗跖已归附,大野泽东面的道路畅通无阻,商队可以从淮上出发,过泗水,经阚邑抵达西鲁。想必再过上两个月。淮盐便可以和铜、锡、羽毛、皮革一起运来了。”

    但子贡却沉思了一会,请赵无恤不要着急。

    “从吴国求盐不难,但就我在陶丘的见闻,吴国人骤然暴富。其性情贪婪而鄙陋,见利而忘义,得寸则进尺。若知道西鲁急需淮盐,一定会提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