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二四章 伪圣伪经,说到你服 (第4/5页)
李修听到这话,也不由得认真起来,倒不是觉得一定要说服对方,而是觉得有欧阳这种想法的人,绝对不是个例,而是绝大多数的人所存在的通病。 很多人宁可去跪拜泥菩萨,也不愿去多看几本书,不愿意多走几步路,自己去探索。知识对那些人来说,比刀子还锋锐,比毒药还可怕,仿佛一接触就能要了他们的命!觉得头上有重重大山压着才有安全感,盲目地踩着别人的脚印,受别人的支配才能活下去。 他们美曰:要对天地有敬畏之心。 这其中固然有很多现实因素,导致一大批老百姓连吃饭都吃不饱,更别说念书了,可这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。 实际上,从古至今,无论是战乱,自然灾害,瘟疫等等,无不是勇敢无畏的人,经过无数次探索才艰难度过,破旧立新,才一步步走到现在,人类才得以繁衍生息。而其中的贡献,普通人自己的智慧难道应该被忽略? 答案是,不应该。 李修要做的是,让他们找回自信,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,别提什么开智,别提什么修行!全部都困在原始本能的沼泽之中,受衣食住行所驱使,不是奴隶,胜似奴隶! 由此可见,这个世界的凡人体质,要想崛起,跟上修仙界的步伐,实在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。 李修道:“敢问欧阳先生,‘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’,是不是古圣所说?” “是!”欧阳先生承认,略作沉思,道:“此乃樊迟请学稼一篇,子曰:吾不如老农。樊迟请学为圃,子曰:无不如老圃。樊迟出,子曰:小人哉,樊须也,上好礼,则民莫敢不敬;上好义,则民莫敢不从;上好信,则民莫敢不用情。夫如是,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,焉用嫁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