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做皇帝_第七百一十九节 拿错剧本的儒家(2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七百一十九节 拿错剧本的儒家(2) (第3/8页)

:“臣等恳请陛下为无辜死难士民复仇!”

    刘彻看着低着头,弓着身子,一个个面红耳赤,激动不已的将军们。

    心里面有些得意的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自登基之后,若说什么事情,令他最为骄傲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就是在太宗孝文皇帝的基础上,进一步明确了皇帝是受命于天,保护华夏子民的这么个概念。

    这个概念说不上多先进。

    千余年前的殷商时期,就有类似论述了。

    所谓‘天子作民父母,以为天下王’。

    但长久以来,这只是个口号而已,喊喊就行了,也没人当真过。

    直至刘彻的祖父太宗孝文皇帝统治时期,这位天子第一个提出了‘天下治乱,在朕一人’的口号,并从旧有的‘天子作民父母,以为天下王’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出了‘天生蒸民,为之置君以养治之。’

    第一次,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皇帝不再只要权力,而不负担义务和责任的例子。

    这离皇帝宣布朕就是百姓的保护人,谁动朕的子民,朕砍他四肢,只有一步之遥。

    刘彻上台后,通过甲子诏谕,迈出了这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明确了皇帝作为天下之主,负有保护自己治下子民的义务的这个事实。并用卫满朝鲜的尸体,证明了皇帝跟国家的意志与决心。

    从那以后,舆论与思想,就围绕着刘彻这个表述,自我进行了调整。

    儒家反应最快,很快就把孟子给抬出来,出现了基于思孟学派思想基础上的重民派。

    如今,无论你自己到底怎么想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