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要做皇帝_第七百二十二节 犹豫的赵胡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七百二十二节 犹豫的赵胡 (第2/8页)



    便是南越王赵佗。面对汉家天子诏书,也要乖乖跪下来,俯首恭听。

    正是因此,赵佗才会托病,打发他的孙子出来接诏。

    “臣南越王世孙胡。恭听圣谕!”从殿中上首的座位上。走下一位年轻的南越王族男子,他走下王座,匍匐到殿中,叩首三拜。

    见到世孙都已经下跪,其他南越贵族和大臣,互相看了看,这才不情不愿的跪下来。道:“臣等恭听圣谕!”

    陆原将帛书摊开。念道:“朕以天下王为百姓民父母,受命于天,作天下之太保。前时已诏天下万国:夫明犯强汉者,虽远在天涯海角亦必诛之!今闻南越有臣,擅杀朕之子民,其令南越王佗,恭听朕命,即刻收凶犯。遣官吏,捕罪首。朕将遣廷尉、太常及长沙王太傅杂治此案!”

    随着陆原的声音,殿中的南越大臣和贵族,都是面露不忿,甚至有人将拳头握的咯咯作响。

    这中国皇帝的诏命,实在是太欺负人了!

    南越王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构架,完全照抄的秦制。

    他们自然知道,什么叫杂治。

    所谓杂治,即天子在面对某些疑案或者重案时,为使天下人服气,于是,命令有关部门,常常是多个九卿重臣,甚至有时候会由丞相领头,共同审理案件,然后将结果上报天子,由天子做最后决断。

    这是为了避免冤假错案和出现重大政治事故的法律保障。

    虽然看上去,中国皇帝的命令,有理有利有节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一旦南越接受了这道命令,就等于打开了中国法高于南越法的大门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